一、国际
(一)华尔街巨头纷纷抢占碳交易市场前排位置
联合国气候峰会COP 28虽然尚未对化石燃料的逐步减少达成一致共识,但大会已经表达出强烈的信号:各国需要在减排上更进一步。
这代表着迟迟无法完善的碳信用交易市场将被注入新的活力,不少华尔街机构看到机会,已经开始率先布局。
高盛、花旗、摩根大通和巴克莱银行正在打造团队,希望在碳捕获项目的开发中承担资金中介、交易中介和咨询机构的角色。他们还瞄准新兴市场的项目,试图利用自己的财务影响力参与其中。
花旗碳抵消交易全球主管Sonia Battikh表示,许多项目开发商没有适配的资金规模,且很难筹到资金,像花旗这样的银行就可以在此时发挥作用,解决融资缺口的问题。
华尔街认为碳信用交易市场估值价格高达1万亿美元,很快高质量信贷将在该市场上供不应求。但想要在这个“宝地”上立足,金融机构需要对上市速度、规则、预期等各环节拥有更深刻的了解。
碳交易市场的目的是通过产生碳信用额,然后让企业购买信用额以抵消其排放,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信用额的产生依赖风电场或植树等项目,将其与从大气中消除的二氧化碳挂钩。
高盛的商品可持续解决方案部门负责人Ingmar Frebien表示,市场仍然分散,在效率和透明度方面也处于起步阶段。
此前频频曝出洗绿的金融业丑闻,也在打击外界对碳交易之类市场的信任程度,这让不少银行家倍感忧虑。鉴于碳交易市场尚未受到监管,华尔街巨头的涌入显得大胆又危险。
英格兰银行前高级顾问Michael Sheren指出,一年前,自愿森林碳项目被曝光管理相当糟糕,导致人们纷纷表示不再需要这种项目,也不需要彻底改革。现在碳交易项目又在COP 28论坛上崛起。
虽然漏洞不断,碳交易市场仍然是实现净零排放的重要工具。碳管理公司Carbon Direct在一份报告中称,自愿碳交易市场是减排方案得以扩大的关键一步,将全球变暖幅度限制1.5摄氏度以内,需要大幅减少碳排放。
与此同时,各国政府也在COP 28上积极展示自己的监管体系。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公布了其碳补偿期货交易标准,联合国官员则预告其将宣布自愿碳市场的新护栏。但银行家们仍警告,围绕碳补偿市场的一长串未知因素,可能会让一些项目融资看起来更像是风险投资,充满不可预知性。
(二)IMF总裁于COP28强调碳定价的重要作用
IMF的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COP28强调了碳定价的重要作用,且IMF提高了碳定价的预测,将原本预计到2030年每吨75美元的定价提高到了85美元。格奥尔基耶娃表示,如果没有碳定价,我们将无法快速控制全球气温;对于已采纳碳定价的国家来说,当前的碳定价是每吨20美元,预计到2030年,碳定价必须达到每吨85美元。
二、国内
(一)黑河首次有企业出让碳排放权
从黑龙江省黑河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黑河市提前完成碳排放配额清缴履约,两家企业出让碳排放权33万余吨,共获利2600余万元。这也是黑河市首次有企业出让碳排放权并获益。
今年黑河市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将32万吨盈余的二氧化碳排放配额通过碳市场成功出让,获利2536万元。此外,嫩江市盛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也出售了盈余的碳排放配额。两家企业通过碳排放权交易,共获得经济收益2600余万元。
一段时间以来,黑河市生态环境局聚焦企业履约,安排专人全程跟进,及时梳理各控排企业配额盈缺情况,督促企业倒排履约清缴时间表,并“一对一”为缺口较大企业制定个性化方案。特别是针对黑河市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和嫩江市盛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碳排放配额盈余较多的情况,深入企业讲解碳交易政策及操作流程,鼓励企业在碳市场交易盈余配额,将降碳成果转化为经济回报。
在碳排放核查中,黑河市生态环境局对3家年度碳排放量核算数据不精准的碳排放重点企业,抽调专人组成帮扶组,与企业一起查找问题、分析原因,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800余万元。今年以来,黑河市生态环境局通过组织专家现场帮扶指导、现场教学等形式,共帮助企业解决难题70余个。
(二)兰州:“绿色金融”创“丝路碳票”助金融“生态”向好
“要引导银行机构精准支持兰州市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发展。”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黄富说。12月12日,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与兰州市人民政府签署“强省会”战略合作协议。
近年来,兰州市政府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全力实现绿色低碳转型。金融工作围绕双碳目标,用足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政策工具,持续向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绿色低碳领域倾斜配置金融资源。
兰州市开展绿色金融“深化年”行动。明确绿色金融发展重点目标任务,将甘肃银行、兰州银行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合格金融机构支持范围,截至今年9月末,兰州市绿色贷款余额1979.52亿元,同比增长3.47%,占全省绿色贷款余额的比重为56.39%。
“推进兰州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打造省会绿色金融发展新模式。”兰州市市长刘建勋说。兰州新区建立环境权益交易和抵质押融资体系,健全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基于碳排放权、水权、用能权等资源环境权益为载体的融资工具,开发碳金融等市场化产品,引导金融资源向兰州新区绿色领域聚集。
兰州新区探索开展排污权、合同能源管理等创新实践,创设“丝路碳票”系列产品,在林业碳汇、湿地碳汇、畜牧养殖等领域实现碳资产与金融支持的有效结合。截至今年9月末,投向兰州新区绿色贷款余额235.46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34.42%,同比增速16.39%。
兰州新区依托“丝路碳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开发了以生态造林项目碳减排量收益权为权证的“丝路碳票”,创新推出“丝路碳票交易+碳资产抵质押+绿色保险”融资模式,推动碳汇指数保险、林业碳汇价格保险及林业碳汇履约保险等绿色金融产品落地新区。
同时,兰州新区鼓励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用能权、水权、碳排放权和排污权等可交易的资源环境权益创新抵质押绿色金融产品和业务,实现全省首批“排污权交易和抵质押融资增信”业务落地。
(三)浙江省计量院开展碳排放计量审查试点工作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正式批复同意浙江省开展重点碳排放单位碳排放计量审查试点工作。试点工作明确由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牵头联合宁波、嘉兴两市计量技术机构,首次在发电行业依据《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计量审查规范》开展碳排放计量审查。
碳排放计量审查是指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计量器具配备和使用、碳排放计量人员配备和培训、碳排放计量数据管理等碳排放计量工作情况的审核与检查。12月3日,浙江省计量院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召开碳排放计量审查预备会,对《重点排放能单位碳排放计量审查规范》(草案稿)进行详细宣贯和解读,并研读审查资料,策划审查流程,布置审查分工和审查重点。由中国计量院、浙江省计量院以及宁波和嘉兴两市计量院联合组建的审查组在会议次日赴嘉兴桐乡开展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计量现场审查工作。
在现场审查过程中,审查组深入了解企业碳排放计量工作的实际情况,对被审查单位碳排放计量器具配备、碳排放数据管理等情况进行详尽检查,对发现的不符合项进行确认,并提出整改要求和期限。同时,审查组还与企业深入交换意见,提出有利于提高被审查单位碳排放计量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改进建议。